浅谈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

婚纱网 浏览

一、浅谈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前进,中西方两种文化开始了更广泛的碰撞和交融,而对婚礼习俗的研究能反映出国家之间文化的异同, 有利于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中国与西方(以英国为例)在婚礼习俗上的不同来研究中西婚礼习俗的差异与文化融合,以此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的婚俗文化,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中式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西式: 这个传统始于15世纪,当时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以钻戒向玛丽许下海誓山盟。当时,他的亲信呈文献言:“殿下,在订婚时,您必须送一枚有钻石的戒指。”麦西米伦纳言。这个仪式从此流传至今,已有数世纪之久。

二、急求!! 关于中西婚礼习俗的融合,尤其是中国文化对西方婚俗的影响!!

中西婚庆文化早已有所融合,即“洋为中用”之一。当今,很难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社会进步,时代变化,必然对不同时期的婚庆起了促进的作用,新的内容和形式不断融合而被人们所接受。

在闽南谈婚庆文化,应该重视有地方特色,也就是让闽南文化在婚庆中体现,旧的婚俗不能照搬照套,这是起码的常识。但是,优良传统的婚俗如何保留传承,很值得研究,重视传承好的婚俗,是承上启下中华婚庆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个人的看法,现在是洋味较多,我们的责任应该挖掘固有的婚庆文化的精品,以新的形式继承下来。

我就婚礼会场上的布置等谈点想法

一、去年对比,我建议会场上应有中华文化古老传统的婚联与婚联披。婚联、横披应与婚礼会标有机有序的结合,新与旧、中与外配合在一起,更有婚庆的气氛,选几幅供参考。

横披:①珠联璧合②百年良伴③琴瑟和鸣④美满良缘⑤新婚喜⑥百年好合⑦鸳鸯成对

新婚联:①莲花开并蒂鸳鸯结同心

②同心喜创业结伴美姻缘

③金屋笙歌谐卜凤洞房花烛喜乘龙

④握手初行平等礼同心高唱自由歌

⑤双飞却是关雎鸟并蒂敞开连理枝

⑥嘉会文明双璧合良辰激情喜相迎

二、会场屏幕的会标下面,摆放两捆有根有叶的有头有尾甘蔗分排两侧,每捆四或五株甘蔗,用红绸扎着,体现婚姻成双成对,婚后夫妻恩爱,如甘蔗节节甜。

三、 闽南婚俗另一好传统就是念四句吉祥语,只需念一分钟,先用普通话讲解大意,然后用闽南话念,押韵又有趣,“四句”另拟。

四、婚庆勿忘我国重视家庭伦理道德的好传统。长辈参加,是我国尊老敬老、家庭和睦的开端。我建议邀请部分父母作为家长代表出席婚庆典礼。同时,由几对新婚夫妇代表向长辈敬茶、插红绸

五、 当前,婚庆礼服,多为男穿西服女披婚纱。可在自愿原则下,有些人穿长衫马褂、旗袍或裙袄、唐装体现中华优秀文化。

三、中西方婚礼习俗的融合点有哪些 详细点哦

都会举行一个盛大而隆重的酒会来庆贺这一喜庆的时刻。

四、中西婚礼文化差异与融合的论文你还有没?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写!拜托了!帮帮忙吧!谢谢谢谢!

是要中文的?中文的好写多了,差异就要从服装、礼堂、习俗、等方面入手了。

五、西方对中国的婚礼影响

1.坐的是轿车,不再是轿子了。

2.吃的是宴席,很多是在酒楼的,不再自己摆了。

3.很多人去教堂结婚,香港等地就是,不再是仅仅是男方家里了,当然还去,我只是说一部分人去教堂。

4.结婚戒指,西方的产物。

5.婚纱,西方的产物。

6.司仪、伴郎伴娘,还有在后面走着的小男孩小女孩,更加西方化。

7.结婚有个蜜月之旅,这更是特别的西方化。

8.没有了。

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深入社会,感受碰撞

----谈 “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的研究体会

假如你们回家跟阿公比出两个手指头(成功的标志), 他们会有什么反映?如果你的小堂妹或小堂弟过生日,他/她选择吃蛋糕还是面线呢?侨乡人结婚时穿中国式的服装还是西方的婚纱呢? 侨乡人喜欢听外国歌曲还是中国歌曲?

生活在信息时代,生活在对外开放的侨乡,到处都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火花,也许很多人司空见惯,但做为侨乡人,做为外语学习者,我们认为我们有必要去去体会、探究、去思考。有利与于我们更好的学习英语这门外语,有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家乡,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这有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因此我们不只心动,而且立即行动。

我们从婚纱店到音像店,从图书馆到书店, 从生活到网络…我们采访了各种行业的人, 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我们付出了许多心血, 但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首先, 我们发现当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完全能有机的结合。在婚纱店我们看到侨乡的设计师们把国外的婚纱和中国人所喜爱的红色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非常受到侨乡新娘的欢迎。在饮食方面,我们发现人们除了喜欢西餐厅的气氛和汉堡的美味,也喜欢中西结合的“鸡饭”。许多快餐店既有中餐也有西餐,这种快餐店尤其受到侨乡人的欢迎。在音像店, 外国片子、外来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昧,一些英语歌曲,或中西风格结合的歌曲的市场越来越大,尤其受年轻人和学生的欢迎。 在饮食方面,我们发现人们除了喜欢西餐厅的气氛和汉堡的美味,也喜欢中西结合的“鸡饭”。

第二、我们发现当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后,侨乡人很快地吸取外来的精华,充实和丰富自己,使侨乡文化更富有生气。侨乡人除了烘烘活活地过春节,也不忘圣诞节给朋友捎去祝福; 侨乡人除了过中国的七七情人节, 也不错过西方浪漫情人节;侨乡人除了坚持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也开始在五月母亲节给侨乡母亲们送上一份礼物和深深的问候。

第三、我们发现当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后,侨乡人的英语知识不断增长、生活语言不断丰富。许多阿公阿妈都懂得“OK”, “Thank you”和“Bye- bye”等英语的意思, 生活中人们广泛地使用“小case”, “好cool”“爱show”等中西结合的词。这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当然,我们也发现在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下,我们侨乡许多传统文化正面临危机。阿公阿妈都说看高甲戏的人越来越少,许多高甲戏面临着解散的命运。我们也了解到在高甲戏还是有人为这侨乡独特的文化的生存,正努力奋斗着。

在深入社会、感受碰撞的活动中,我们发现我们学了许多课本里所没有的知识,我们发现我们成长了许多。

一、我们学会人与人更好地交流的方法,增加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在采访和问卷中尽管多次碰壁,但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下一次的成功打好基础。我们了解社会,把自己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中,更促进我们学好课内外有关知识

二、我们在活动中体会到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我们确定研究调查的任务后,就侨乡的中西方文化在肢体语言、饮食文化、服装文化、音像文化等方面的冲击和碰撞,各自进行多渠道的调查和研究,其中之一就是让我们的同学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性地探究:利用网络,收集大量图片、文本等材料,然后集中,在讨论与沟通中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

三、在活动我们觉得我们增强了跨文化意识,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质。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也扩大知识面,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当然,我们的活动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我们问卷时遭到不解和误会;采访时问题不够精练或问及店主不想回答的问题;同学之间有时合作不很和谐。但是,我们都能正视问题、反思总结。我们成员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约定,下次谁生日时,中午请吃面,晚上请吃蛋糕!

转载请注明:婚纱网 » 浅谈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